泰山石是“天下山”——泰山母亲的子孙,博得观赏大雅之美名,实得益于母体泰山在中的神山地位。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,焚柴草,行祭礼,是属原始的灵石崇拜。自秦始皇登临泰岱立石颂德,其后历朝天子,封禅而置石者,代不乏人。千**来,上至天子权贵,下到乡民游子,他们立泰山石行封禅大典,压泰山石乞子求福,供泰山石膜拜神灵,取泰山石为基作台,以泰山石镇斋镇馆等,于是乎逐渐将对泰山的崇拜信仰与泰山的赏石文化自然融合起来。
从地质学上讲,泰山石形成的年代是16亿年到29亿年。石与石之间形成的时间有13亿年的跨度。所以说,泰山周围每一条溪流中的石头,它的石质、纹理和颜色都有较大的差异,而河北石形成的年代相对较晚,时间跨度也小,所以,无论是纹理和颜色,都比较接近。
当然,用纹理和颜色的差异来鉴别泰山石,也有一定的局限性。尤其是当你面对一块泰山石和一块河北石时,没有经验的人就很难做出判断了。
一般泰山石的颗粒比河北石相对要粗一些。尤其是灰黑色石质中有一种角闪石片麻岩的成份,只要在比较强的光线之下,就可见有无数熠熠闪光的亮点。而河北石中这种熠熠闪光的亮点则比较细碎,并不明显。此外,并带有原皮的泰山石只要用水一喷,给人的感觉是清新绚丽,吸水性也差。而河北石,尤其是用汽割烧烤过的河北石,上了水的色泽变化却并不明显,而且吸水性强,干燥缓慢。
泰山石纹理的颜色虽然同河北石一样,都是以乳白色为主。但是,土的纹理也占有很大的部分,这种色泽的泰 山石,就像是古旧家具和青铜器上的包浆一样,显得特别古朴,特别厚重。这种金的泰山石尤其是在喷水之后,就显清新,显绚丽。而河北石中像这种带有“金”色包浆的石头却较为。此外,泰山石中还有少量红纹的,这在河北石中也是没有的。
所有泰山石在喷水之后,都比河北石好看。尤其是红纹和黄纹以及“墨纹”的泰山石。上过水后的感觉就加漂亮。所以就有人用“保湿”的办法,来留住这种美丽。
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,其质地坚硬,基调沉稳、凝重、浑厚,多以渗透、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,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,泰山石以其古朴、苍劲、凝重的格调名扬海内外,又加上民间有泰山石能避邪、镇宅等传说,取稳如泰山,石来运转之意,近年来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石。泰山石中的“文字石”、“数字石”、“人物石”、“天文地理”、“山水景观”、“花鸟鱼虫”、“十二生肖”等,或凸或凹,或动或静,龙飞凤舞,千变万化,包罗万象,直接还原了大自然景观。